学院新闻

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材料教师讲课比赛暨第十届全国建筑材料研究生论坛在渝举办
发布时间:2025-07-19     作者:     浏览量:   分享到:

7月15日至17日,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材料教师讲课比赛暨第十届全国建筑材料研究生论坛在重庆交通大学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教育与人力资源工作委员会主办,重庆交通大学承办,教育部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指导,重庆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多家单位协办,吸引了全国土木工程材料领域的300余名师生参与,成为业内交流教学经验、碰撞学术思想的重要平台。

开幕式现场

7月16日上午8时,活动开幕式在重庆交通大学南岸校区明德楼举行,由重庆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俊杰教授主持。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张铭教授,全国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孙利民教授,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王肇嘉特别副会长,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教育与人力资源工作委员会轮值理事长、哈尔滨工业大学葛勇教授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张铭教授致辞

全国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孙利民教授致辞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王肇嘉特别副会长致辞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教育与人力资源工作委员会轮值理事长、哈尔滨工业大学葛勇教授致辞

张铭在致辞中介绍了重庆交通大学的办学历史与学科优势,强调学校在土木工程领域的深厚积淀与成果,指出本次活动聚焦新型建筑材料、绿色低碳技术等前沿领域,对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卓越工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孙利民则从土木工程教育转型角度出发,肯定活动对推动教学改革与科研创新融合的作用,认为教师讲课比赛与研究生论坛的联动,体现了从本科到研究生教育的一体化培养理念。王肇嘉提出,活动搭建了教学能力提升、学术创新迸发、跨界融合共赢的三大平台。葛勇高度评价了土木工程材料教师讲课比赛和研究生论坛,在助力教学质量提升、学术交流、新材料开发和工程实践方面的积极作用。

教育与人力资源工作委员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本次活动议程紧凑且内容全面,涵盖报到、代表大会、讲课比赛、研究生论坛、教学研讨、示范授课及颁奖等多个环节,形成完整的学术交流闭环。

7月15日晚,教育与人力资源工作委员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以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在重庆华商酒店召开,为该组织的学术活动奠定了组织基础。7月16日进入核心活动环节。开幕式后,土木工程材料教师讲课比赛与研究生论坛同步开展。

教师讲课比赛现场

教师讲课比赛环节,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参赛教师围绕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多个关键章节展开角逐。他们以生动的教学语言、多样的教学方法,将复杂的专业知识深入浅出地呈现给现场学生与评委。有的教师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如大型桥梁建设中混凝土材料的应用,讲解材料性能与选择要点;有的则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动画演示材料微观结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比赛过程中,教师们还注重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与职业素养。

与此同时,研究生论坛也在热烈进行。研究生们采用自命题形式,基于各自的研究课题或工程实践案例进行成果展示。从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到既有建筑材料的性能优化,再到材料在复杂环境下的耐久性研究,内容涵盖多个前沿领域。在展示过程中,研究生们不仅阐述研究成果,还深入分析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思路,充分展现了思考问题、辨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互动环节,台下师生积极提问,围绕研究细节、创新点、应用前景等展开热烈讨论,现场思维碰撞不断。

7月17日上午,教学研讨会举行,邀请孙利民、郭鹏、张亚梅等专家围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课程改革等主题进行分享。下午,各讲课比赛赛场第一名的教师进行示范讲课,展现优秀教学风采;最后举行颁奖仪式与闭幕式,为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作为土木工程材料领域的重要盛会,本次活动通过多元形式推动行业发展:教师讲课比赛以赛促教,提升教学质量与创新能力;研究生论坛激发学术灵感,培育科研新成果;教学研讨会与示范讲课则搭建了经验共享平台,助力教育模式革新。与会嘉宾纷纷认为,活动不仅促进了高校间的教学科研交流,更推动了土木工程与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领域的跨界融合,为培养“厚基础、强实践、敢创新”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次活动进一步强化了重庆交通大学在土木工程材料领域的学术地位,也为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搭建了深度合作的桥梁。未来,各方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教育创新与学术突破,为我国土木工程事业高质量发展与“双碳”目标实现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扫描此二维码手机上查看当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