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

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教学系部 >> 能源材料工程系 >> 教研活动 >> 正文
材料物理系召开新专业培养方案修订暨小学期课程设置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24     作者:     浏览量:   分享到:

5月23日,材料物理系在学院党建会议室召开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暨第三学期(小学期)课程设置研讨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周平教授、系主任黄炎昊、周木副主任、段有雨老师、殷鹏飞老师、王莲老师、吴海英老师等现场参会,其余教师线上参会。会议旨在研讨新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和课程体系优化,特别是针对第三学期集中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进行讨论。 会上,黄炎昊主任首先介绍了新专业设置的背景和人才培养目标。与会教师围绕培养方案优化、新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以及小学期实践教学安排展开深入研讨。大家积极发言,就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学期安排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现场讨论气氛热烈。

 

针对培养方案的课程实践针对性调整,老师们提出很多建议,王莲老师建议将“电子电工技术”课程配套的实践环节调整为更具针对性的“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等课程实验,而非一般性的电子实验或电路设计,以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李志老师等提出将课程名称“电池火安全与回收技术”修订为“电池安全与回收技术”,以拓宽课程内容范围,更全面地涵盖电池安全相关知识。针对小学期课程设置,孙玉恒老师认为应将“材料制备技术”课程置于“材料测试表征”课程之前开设,并建议安排在第16-17周进行,以便学生有充足时间完成材料制备工作,再进入后续的测试环节。

会议最后,周平书记对会议做出了总结,表示新培养方案的制订需要充分吸纳研讨会讨论结果,并注重实习实践课程的比例,确保人才培养过程符合人才定位和社会需求。此次研讨会有效推动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进一步明确了核心课程建设方向和小学期实践教学安排,有助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申报。与会教师的积极参与和研讨精神体现了材料物理系对教学改革和新专业建设的高度重视,为新专业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扫描此二维码手机上查看当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