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教学系部 >> 智能材料工程系 >> 师资队伍 >> 正文
师资队伍
发布时间:2025-07-19     作者:     浏览量:   分享到:

序号

个人照片

简介

1

赵毅,教学副院长,教授、硕导。

主要从事新型材料开发与应用研究,在自清洁材料、生物基材料、自愈合材料和智能检测技术方面有深入研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企事业单位科技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6项。

2

蒋翔,教授、硕导。

重庆市“巴渝学者”青年学者,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长期从事固体力学相关教学及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面上项目、青年基金等各类项目5项,发表第一作者以及通讯作者论文20余篇。

3

许向彬,教授,硕导。

重庆英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孙越崎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主要从事智能感应高分子功能材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重庆市重点科技攻关等项目25项;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其他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

4

田松,教授、硕导。

巴渝青年学者,从事轻质复合材料、气凝胶等研究,主持/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纵向课题。发表SCI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件,参编标准1部、教材2部,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

5

廖棱,教授,硕导。

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多场耦合新材料与器件,智能感知结构与系统等领域。先后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项目5项,作为主要成员完成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内的横纵课题11项,相关研究成果发表SCI/EI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并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国家与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

6

张正仁,教授,硕导。

从事人工微结构光场调控、机器视觉与3D光学成像、光电智能感知器件等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等科研项目8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获重庆市自然科学奖、川渝产学研创新成果奖、重庆交通大学“十佳教师”、交凯智能百万奖教金等奖项及荣誉10余项。主持省部级教改课题1项,获省部级讲课比赛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指导学生多次获国家、省部级竞赛奖,获评全国/重庆市优秀指导教师。

7

李映明,副教授,硕导。

重庆市巴渝青年学者,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主要从事高性能阻燃高分子材料,主持国家自然青年基金等各类项目5项,第一作者以及通讯作者论文27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

8

黄诗渊,副教授,硕导。

从事岩土材料抗裂性能预测、土工结构灾害形成机理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子课题等纵向课题9项,主持企业横向课题8项。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参编标准2部,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等科技奖励6项。

9

付靖,讲师,硕导。

从事基于介电功能材料的能量转换与存储等研究,面向传感器、电容器等应用,主持国家自然青年基金等各类项目4项。发表SCI论文40余篇,第一作者以及通讯作者论文13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

10

李晓燕,副教授,硕导。

从事新能源材料和新型绿色路面材料方面的研究。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主持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6篇。作为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6项。

11

兰海,副教授,硕导。

主要从事轻量化复合材料与结构、能源催化材料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纵向项目8项,横向项目3项;发表SCI/EI收录学术论文20余篇,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3/6)。

12

赵楠,副教授、硕导。

从事纳米能源材料构筑与制备、储能器件设计与组装等研究,主持省部级项目4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

13

杨荣,副教授,硕导。

从事纳米材料和激光冷却材料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

14

殷鹏飞,副教授。

从事无机微纳米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参与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多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0余篇;主编教材1部,参编1部。

15

韩向宇,讲师,硕导。

聚焦超级电容器及电池领域纳米功能材料研发,主攻高性能电极材料设计、微纳结构构筑及器件集成。主持/主研省部级项目4项,主攻纳米碳材料、金属化合物复合体系设计合成及界面调控机制研究,发表SCI论文10余篇(含1篇ESI高被引)。

16

胡洁,讲师、硕导。

从事纳米材料、能源材料构筑与设计、表面材料设计与制备研究,主持/主研国家及省部级项目8项,授权中国国家发明专利4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

17

胡期玉,讲师,硕导。

主要从事纳米能源材料的合成及光、电催化反应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4篇。

18

张蕙琦,讲师,硕导。

从事碳纳米点的发光调控、光催化及其应用研究,主持省部级项目等各类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8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

19

苗煦,讲师,硕导。

从事纳米材料合成;新型涂层材料研究。

主持/主研国家及省部级项目4项、重庆交通大学启动基金1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

20

雷奔,讲师,硕导。

从事大气污染控制、环境与能源催化表界面反应机制方面的研究。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已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一区TOP期刊论文6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EI论文1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H-index为17(Google scholar)。

扫描此二维码手机上查看当前信息